本文介绍了人体菌群的部分结构和组成,延伸至龟应该有所参考!
来自甲骨文gongyi_a,原文地址:http://www.chineseturtle.com/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183&page=1#pid1059251
30095596
在人体内外部生活着为数众多的微生物种类,其数量更是惊人,高达10的14次方,约为人体总细胞数量的10倍。最新研究显示,在人体表面27个部位分布着 4200多种微生物(SCIENCE 2009)。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一般能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种群,称为正常菌群。正常菌群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以及正常菌群与周围其他因子之间,都存在着种种密切关系,这就是微生态关系。人体正常菌群的研究起始于1885年,当时奥地利儿科医生T.Escherich在慕尼黑的一所儿童医院中,首次从尿布上分离到著名的菌种—-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就是大肠杆菌)。1977年,德国学着Volker Rush最早提出微生态学(microecology)的概念,旨在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胃管层次上的生态学规律,其任务为:1.研究正常菌群的本质及其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2.阐明微生态平衡与失调的机制;3.指导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以用于调整人体的微生态平衡。人体共有五大微生态系统,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口腔和皮肤,其中尤以消化道最引人注目。据报道,在胃、肠中的微生物数量占了人体总携带量的78.7%。
在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与人体保持着一个十分和谐的平衡状态,在菌群内部各微生物间也相互制约、维持稳定、有序的相互关系,这就是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microecological balance)。以人体肠道为例,在那里经常生活着500-1000种不同的微生物,有160种是几乎人人都含的优势菌种,总数可达10万亿至数百万亿个,粪便干重的1/3左右即为细菌。厌氧菌(anaerobes)是肠道正常菌群的主体(约占99%),尤其是其中的Bacteroides spp.(拟杆菌类)、Bifidobacterium spp.(乳杆菌类)等更是优势菌种(下表)

菌属 空肠 回肠 结肠 粪便
Bacteroides 0 3.2*10^2 3.2*10^3 10^8 3.2*10^10
Bifidobacterium 0 2.-*10^2 10^4 10^7 3.2*10^10
Lactobacillus 0 10 0 3.2*10^6 10^4
Enterobacter(肠杆菌属) 0 0 2.0*10^3 10^7 10^6
Enterococcus(肠球菌属) 0 0 2.0*10^2 10^7 3.2*10^3
Clostridium(梭菌属) 0 0 0 0 10^3
Veillonella(韦荣氏菌属) 0 0 0 10^3 10^3
酵母菌 0 10 2.0*10^2 0 10

肠道正常菌群对宿主具有很多有益作用,包括排阻、抑制外来致病菌,提供维生素等营养,产生淀粉酶、蛋白酶等有助消化的酶类,分机有毒或致癌物质(亚硝胺 等),产生有机酸、降低肠道PH和促进它的入冬,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并提供其免疫力,以及存在一定程度的固氮作用[已证明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氏菌)可补充以甜薯为主食的新几内亚人的蛋白质营养]等。
肠道正常菌群与人体的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又及其复杂的共生关系。目前学术界已着手从基因组水平上深入研究两者间的关系及其对人体多种疾病(如肥胖症、冠心 病、糖尿病、结肠癌等慢性病)的影响。可以认为,人体内同时存在着两个基因组,其一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人体基因组,它约编码2.5万个基因,另一则是 出生后才驻入体,尤其是肠道内1000种左右的正常菌群—-共生微生物群的总基因组,即宏基因组或“元基因组”,其中包含330余万个编码基因(约为人体基因的150倍),揭示其中的奥秘将可为人类防治多种慢性病、富贵病做出自己应用的贡献。
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可变的和有条件的。一旦宿主的防御功能减弱、正常菌群生长部位改变或长期服用抗生素等制菌药物后,就会引起正常菌群失调。这是,原先某些不治病的正常菌群成员,如E.coli(大肠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脆弱拟杆菌)、Candida albicans(白假丝酵母,旧称“白色念珠菌”)就趁机转移或大量繁殖,成了致病菌。这类特殊的致病菌即称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 pathogen),由它们引起的感染,成为内源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例如,大肠中数量最多的Bacteroides spp.(你杆菌类)在外科手术后,若消毒不当就会引起腹膜炎。
——摘自周德庆的《微生物学教程》,能看到想吐的一本书
虽然人体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照搬到龟身上,但这段文字中的很多观点,也和我们饲养陆龟的观点不谋而合。供大家参考吧。


Jam Sheng

ReptileStar站长、爬行动物爱好者